在四月的春風里,清華大學迎來了111周歲生日,4月23日周六下午14:00,由校友總會生醫藥學院分會與生醫專委會共同組織的第五季“春林有約”論壇如期而至,大家相約云端,共話“新藥出?!?。
本次活動由生物系85級趙春林學長主持,特邀四位著名企業家,三迭紀創始人成森平女士、勁方醫藥創始人呂強先生、恒瑞醫藥副總經理張曉靜女士、燁輝醫藥創始人華燁先生進行思維激蕩并充分討論,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專委會秘書長余永平學長及理事、校友共200余位參加活動。
正方觀點
成森平 女士
我們拿什么東西去出海,靠理想還是靠現實,靠公司的基因還是靠政策的紅利,是憑借公司的戰略還是產品的策略,沒有什么絕對正確或者錯誤的答案,這跟每一家公司的思考和每個創始人心中的夢想都有關。
當我們開始想做三迭紀的時候,是源于一個科學的假想,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我們有出海的想法之前,這也許是公司的基因決定的。政策它是一個反向的促進器,有時候只是一股紅利,真正能讓我們走出去的還是底層的創新能力和公司原始的戰略規劃。產品策略的話,在立項時,我們必須考慮這款產品是否適合國際市場。
呂強 先生
為什么我們要出海?做藥的臨床需求,這個是最中心的訴求。但是做任何事,都需要差異化,從三迭紀和勁方的情況來說,要么通過一個硬科技,獨門絕技;要么就拼刺刀,通過管線,管線不外乎就是產品,產品不外乎就是立項的靶點以及新分子。從這點上來講,我們兩家殊途同歸,分別從平臺和管線上面做工作。我們有能力和信心來做差異化,那就能夠體現出全球的影響力。我覺得森平講的很好,其實戰略和產品就定位了創業過后這條路,我們需要不斷往外走。所以,瞄準差異化,要么走平臺,要么走管線,最后產生全球影響力。
趙春林 學長
前幾年出海,中美關系還不錯,國內公司到國外比較受歡迎,但是中美貿易戰打響后,大家對出海的事會怎么看呢?目前對出海不出海,你們會重新考慮嗎?
成森平 女士
我們其實在兩年前,從疫情起,就在思考這件事情,三迭紀需要全球市場來支撐,所以基因里決定著我們出生就在海里。從疫情到中美關系,我們確實是有調整的,首先要面對現實,一定要把中國市場做起來,不管中國市場的回報是什么樣,這變成了一個必須動作。從長期來說,我認為戰略上是不用改變的,但是戰術上,肯定是要變的,全球市場如何去做,跟原來的做法是不一樣的。
呂強 先生
我認為出海是一個戰略性問題,中美關系脫鉤是現實,也許會影響到我們的戰術,但是根本來講,只要人類有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只要FDA還在,評審規則大致上沒有變化,那么從戰略上講是可行的,只是做一些戰術性的調整,除了美國以外,還有歐洲,日本,我們也都在布局。
反方觀點
華燁 先生
攘外必先安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我們得有貨真價實的東西才能出海,現在還不具備這個條件。首先,要在本土把公司實力提升、做好新藥創新。我們制藥行業,就像搞金融的,都享有一個共同特色,受到政府的監管同時也受到政府的保護,給我們這些本土初創企業營造了一個相對來說狼進不來的局面,讓我們能夠發生發展。但是如果永遠跟羊圈里邊的小綿羊一起發展,肯定還是小綿羊。所以說,目標是遠大的,但是在小baby的現階段,我覺得要打好基礎、量力而為。
張曉靜 女士
每個企業有各自不同的情況,像成博提到她的公司出生就在海上,基因決定了一定會出海,請大家思考是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必須要出海?出海的理想是很美好的,但是不是一定能夠順利到達海的彼岸?歐美和日本是成熟市場,跟中國的市場不一樣。今天正方在正方的立場上給我們中國的企業一些出海的信心,但是另一方面也需要給出海的企業潑潑冷水,讓大家比較冷靜全面的思考這個問題。
華燁 先生
作為一個私營企業,它的屬性決定其需要盈利的本質,事實上人類所有的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都是因為有商業回報,才會發生。既然需要商業回報,那就需要產品出海來使利益最大化。不得不承認美國是最大的醫藥市場,因為它是一個相對來說自由競爭的市場,在本土產品沒有廣泛競爭優勢的情況下還達不到去彼岸市場競爭的條件。我們國家的情況跟日本、歐洲有點像,在日本在歐洲,藥物的定價也是在政府指導下,利潤比起美國較低。當有其他大型藥企也有同類藥物我們該怎么布局呢?我們需要不做別人也做的事,做別人沒有布局開發的疾病,或者別人沒有關注到的一些疾病治療領域,這也是我們平時所謂的差異化。
張曉靜 女士
雖然是反方,也并不是說不能出海,只是希望大家做出海的決定前能夠做全面的評估。我們總結了幾點供大家參考,首先要有好的差異化產品,剛才幾位也都提到了,這個差異化產品不僅僅是針對國內的,如果出海,要做到美國,歐洲,日本去,就要考慮到差異化是不是適用于每一個區域。其次,每一個區域的臨床需求,醫療標準,都要了解,了解當地的法規,注冊的要求也很必要。再次,如果出海是企業的戰略需求,那么在戰術上如何落地,要有多方面的保證,合適的團隊,中國和海外的團隊無縫合作,大家要克服實際操作上的困難。資金上的要求,可能提高了不是一個數量級,是幾個數量級。最后,公司也需要有特別堅定的國際化的信心和耐心,要在持續投入中找到各種方法評估投入是不是有效的評估,找到各種方法保證方向正確。
觀點總結
趙春林 學長
從自己的公司或者是目前的市場來說,中國的公司將來要發展起來的話,有什么樣的建議?
成森平 女士
我一直認為出海是少數公司的選項,不管正方還是反方,每個人心里面都住著星辰大海,只是有人可能選擇先蟄伏然后再出擊。在疫情大背景下,人類全都困在里面。但是,馬斯克仍然在往太空發射火箭,每個人要選擇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最后,我想講一下三迭紀想做什么?我們想利用工業4.0的紅利,把3D打印技術應用在一個新興制藥領域,通過專利,通過標準,通過技術我們能夠走向真正的大海。
呂強 先生
首先是市場,市場導向是回應商業的規律,從制藥角度來講,要充分尊重市場規律,國外的大公司都是這么發展起來的,為滿足臨床需求,這是掛在每一個人嘴邊,落實在行動上的。第二是技術,技術我就不多談了,要么是平臺起家,要么是管線起家,但是最后兩個殊途同歸,整合在平臺基礎上,你的產品線到底是什么樣。第三是人才,百年樹人,我覺得中國現在有這種環境了。第四是咱們這些創業者所謂的境界,境界就是胸襟,情懷,你所有的東西加起來。我希望我們這些海歸,不早不晚,不算前浪,也不算后浪,在大海里面,有一席的弄潮之地,能夠把市場,技術,人才整合起來,做一個百年老店。
張曉靜 女士
出海是一個戰略性的考量,建議各企業評估實際情況后,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另外戰略確定后,要有從戰術上保證戰略落地的措施,這樣才能能夠保證出海的成功率,才能保證大家在海里能走得更遠些。
華燁 先生
再補充兩點,一是出海其實是公司成長的一個階段,一個小公司可能一開始受限于資源和規模,不可能有非常大的全球化布局和發展。當企業逐漸壯大了有了創新能力以后,不出海也得出海。第二點,出?;谝粋€先決條件,一定要有世界領先的尖端產品??茖W是無國界的,所以好東西一定會有國際性價值。我們要有自知之明,要明白能夠做什么、應該做什么,然后再評估是不是具備走向國際的條件。希望我們的企業少一些浮夸,多一些實干,扎扎實實地做一些利國利民的產品。